學習語言一定要懂的一個觀念

我一直學不會游泳,三年前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自由式,於是我上網找youtube影片,教學看過一遍又一遍,手要45度,什麼時候要浮出水面,手掌要有弧度,記熟後就下水了。

想當然,一到水裡手忙腳亂,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理論都記熟了,實際行動卻不是這麼回事。

其實跟開車一樣,除了筆試(學科)也會有路考(術科),因為沒有人能夠只靠理論就學會操作。


英文也是如此

你還記得怎麼騎腳踏車嗎?如果你曾經學會過,就算是10年沒騎了,再度踩上去雖然搖搖晃晃,練習一陣子,你馬上可以繼續踩往前進,因為你當初靠實際操作來學習,你學會了,這項技能就跟著你一輩子。

學開車也是如此,很多交通規則和教練教得口訣,這些理論你可以背得滾瓜爛熟,但你還是要實際操作,才能真正學會如何開車,而且真的等你學會了,就跟騎腳踏車一樣,不會忘記了。

英文文法、句子結構,舉凡你在國中、高中六年學到的英文教育,都是理論。我們可以把它們轉化成「實際操作」,以至於讓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忘嗎?

先試著回想一下,你有沒有過,某一個英文詞或句子記特別熟,因為剛好某個場合,或有次出國時有用過,印象特別深刻。像我小學特別記得orange juice 這個詞,因為那時候去美國玩,剛好有用英文點orange juice 。


實際操作過的學習,印象特別深刻

利用實作方式學習語文,會比做完100題練習,或背完一整本單字還要有效率。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說,把你一個人丟到美國,你的英文就會進步。
因為問路、買東西、辦事情都得用英文,你不得已必須要「實際操作」英文,那當然會進步。

(不過如果你到了當地,還是一直用翻譯軟體跟人溝通、處在說中文的圈圈裡,那就令當別論了)

你可能會想,身處台灣,要如何「實際操作」英文呢?
跟你分享一個我在學生時期,練習英文的方式。

我的高中導師也是我們的英文老師,每個早自習都會考單字和例句。
但是每天考,單字量又多,靠短期記憶不夠,考試時又會忘了。
所以在記句子時,我會先假想一個情境,然後把自己融入進去,有感情的把那個句子唸(背)出來,有時候甚至會加入手勢,就很像演員拿著劇本在彩排一樣。

當時發現,這樣的練習,不只考試比較不會忘,也順便練習了講句子的輕重音,口說也跟著進步了。

這個方式既可以幫自己小小運用一下書本上的句子,而且聲音表情越誇張,對這個句子就越有印象。

除了自言自語以外,這裡還有幾個幫自己創造英文「實作經驗」的方式

  1. 參加語言交換
    很多相關的社團,不妨多注意上面的資訊,幫自己找一個讀書夥伴
  2. 自助旅行
    跟團旅遊固然輕鬆,但自助旅行才能有更多使用英文的機會。而且住青年旅社,還能跟不同國家的背包客交流。
  3. 找朋友組讀書會
    自訂主題,時間約30-60分鐘,規定都只能用英文溝通,講錯也沒關係,重點是你有用英文句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