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方法增強英文口說

英文口說怎麼教?

這是我剛入行當英文老師,遇到最大的挑戰,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一直採取的方式是:利用自身經驗當教材。
我會不斷回想,雖然當初英文系畢業,但出國念書講英文還是結結巴巴,但是到後來可以應付大大小小的國際會議。這個過程是怎麼熬過來的?備課時,我也一直不斷回想,自己當初英文講不出口的困難點是什麼,這些挫折一定也是我的學生們正在經歷的,我該如何針對這些”痛點”幫助他們。

這些痛點大概分成4大類:

1. 不知道要講甚麼?

簡單的問題,例如:

問: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 went to the movies?
答:Last weekend. (然後就沒下文了)

這時候我會再追問,上次看電影…

  • when甚麼時候
  • who跟誰
  • where去那裡看
  • what看了甚麼
  • why 為什麼
  • how好看嗎

學生的回答可能都是簡短1個句子,等5wh1h問完後,我會幫他總結:

So…you went to the movies last week with your friend. You watched the latest Avengers movie and the cinema you went to was in the shopping mall. You and your friend liked the movie.

然後以上再請學生完整回答一次。

💡 解決方式

利用5wh1h,把你的回答從一個單字延伸成一個段落。這個方式適合初中階程度,通常學生會慢慢掌握到回答問題的技巧,知道該如何”多多開口”,講出更多英文。


2. 缺乏生活經驗

學生忙考試,上班族忙事業,現代人追求興趣好像還滿奢持的,也因此討論到跟自身領域沒有相關的議題,很常會一片空白,中文都不知道要講甚麼了,更何況要用英文講。

依這個簡單問題為例

Do you like cooking? (你喜歡煮飯嗎?)不會煮飯的學生,或沒有在下廚的上班族,當然就是搖頭說no。當我再追問why or why not,通常就是一片沉默了。

💡 解決方式

其實你可以延伸內容的方式有很多:

  • 如果你不會煮飯,但你一直想學習。
  • 你雖然沒有興趣煮飯,但卻喜歡享受美食(這時候可以開始聊喜歡的美食)。
  • 甚至也可以描述喜歡的烹飪節目或新聞,開啟另一個話題。

3. 說不出口

這跟第一點不一樣。

學生想表達,但句子就是說不出口,或是一直苦惱xxx的英文該怎麼說,然後懊惱自己單字量太少。

其實中文和英文的句子,是無法直接對等的翻譯過去,很多時候你必須懂得如何”繞”過去。而腦中一直想著xxx的英文是什麼,你心裡想的是中文,講出來的句子也就很可能變成中式英文。

另一個會犯這類錯誤的原因是,個性本身謹慎,從小念書,到長大進社會都是很自律的人,職位也可能是高階主管,在確保講出來的英文是正確時,會先用中文去”翻譯”,避免講出來的英文是錯誤的,但是越怕講錯,越不容易開口,就達不到口語練習的目的。

💡 解決方式

我很常跟學生說,你要犯錯,我才能糾正你,你才會進步。盡量開口吧!


4. 中式英文

這是中文母語人士避免不了的錯誤,我們處在中文環境,要你”用英文思考”真的是強人所難,你該學得的,其實是去領悟中文和英文的差別。

舉例:運動可以讓我減重。如果”直翻”的話,會變成”Doing exercise can let me lose weight.

這樣的句子或許文法上看似正確,但卻不符合英文母語的講話習慣。

make和let翻成中文都可以解釋做”讓”,但英文的意思卻大不相同,正確說法是I can lose weight by doing exercise. / ”Doing exercise will help me lose weight.

💡 解決方式

這種直接中翻英的錯誤,是很多英語程度已經是高階的非母語人士,還是會繼續犯得錯誤,你可以避免的方式,就是多看影集,觀察母語人士的生活用語,除了記下來(不管用腦子還是紙筆記下來),一定要再嘴裡多多複誦。


如何自習英文口說

底下這個方式,可以在家試試看。

  1. 找一篇簡單的英文文章(100字以內),並了解原文,
  2. 抓出2~3個文章重點,把這幾個重點的英文關鍵字,寫在紙張背面 (關鍵字越少越好)
  3. 再看著關鍵字,用英文再講一次文章內容。

這樣的方式,適合任何一個程度的學生。

因為有原文依據,初學者可以利用這樣的方式,講出”正確的英文”。中高階的學生,也可以藉此練習”換句話說”,刺激腦袋用英文思考。